I nvestor Relations 投资者关系
树立正确投资理念,警惕非法配资陷阱
2021-06-02      来源:证监会

近期,非法场外配资死灰复燃。一些不法机构、个人及互联网平台打着“我出钱,你炒股”的旗号,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撒网式”电话短信等方式招揽客户,称能为投资者提供1—10倍高杠杆炒股资金。投资者无需开通证券账户,也不必进行视频认证,仅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账户即可完成注册,进行杠杆交易。

《证券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除证券公司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证券承销、证券保荐、证券经纪和证券融资融券业务”。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法〔2019〕254号)明确:“除依法取得融资融券资格的证券公司与客户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外,对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与用资人的场外配资合同,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证券法》第142条、合同法司法解释(一)第10条的规定,认定为无效。”

在此,提醒广大投资者,所谓的场外配资平台均不具备经营证券业务资质,有的涉嫌从事非法证券业务活动,有的甚至采用“虚拟盘”的方式涉嫌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参与场外配资风险巨大,要摒弃“以小博大”“一本万利”的心理,提高风险意识,不轻信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机构或平台提供的所谓“配资炒股”服务,选择合法证券经营机构,依法合规进行股票交易、接受证券融资融券服务。

一、什么是场外配资

场外配资是指合法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证券公司以外的股票配资公司,公开借钱给客户炒股。一般来说,配资公司会根据资金额和配资期限,来向客户收取一定的利息和管理费。同时,客户还要把股票和保证金交给配资公司来作为担保,同时,还要保护配资公司的利益设定平仓线。

二、场外配资的基本业务模式

场外配资本质上是一种资金借贷关系,配资公司将自有资金和从市场募集来的资金通过平台借给投资者,实现投资者的杠杆交易。配资公司提供证券账户和资金,收取利息。为了确保出借资金的安全,配资公司实时监控客户账户资金情况,设置平仓线和预警线,当客户资金到达预警线,配资公司会通知客户自行减仓或补保证金,一旦客户资金触及平仓线,配资公司有权立即平仓。场外配资的杠杆率极高,常常达10倍以上,远远高于场内配资(融资融券)1倍的杠杆率,年化利率一般在20%至33%之间,也远远高于场内配资的6%至9%。

三、场外配资公司招揽客户的常用套路

场外配资公司通过电话营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软件、邮箱群发、财经网站广告页、自媒体等多种渠道向普通投资者介绍配资业务。为迅速吸引关注,发展业务,场外配资的宣传五花八门,“ 低门槛、10倍杠杆、配资资金秒到账”,“充值则免息再送红包”等等,还有的配资公司违规做起了“配资+个股推荐”业务,极具煽动性和诱惑力。

四、场外配资存在的主要风险

场外配资活动通常借助信息系统,为投资者开立虚拟账户、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代理客户买卖证券,按照交易量按一定比例收取费用。场外配资活动看似一本万利、方便快捷,其实往往蕴藏着巨大风险。

(一)高杠杆风险。正规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杠杆比例有明确的规则上限,场外配资则可能使高杠杆成为“脱缰的野马”。有市场人士测算过,假设场外配资杠杆按1∶5比例操作,买入单一股票的话,跌幅只要达到5%就触及警戒线,一个跌停就会被强行平仓。

(二)下单风险。场外配资交易过程至少经过配资系统、操盘系统、委托交易系统3个系统,安全性、稳定性不可靠,经常出现指令丢失、交易差错等情况,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三)收费欺诈风险。擅自提高交易费率,也是配资公司常用的手法之一。对于操作频繁的客户,一般情况下因交易数据太多,不会仔细查阅交易记录、计算交易费率,直到亏损后才发现配资公司违背承诺,收取了畸高的交易费用,无形中吃掉了大量的投资本金,发觉上当受骗后,还评理无门。

(四)虚拟盘诈骗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拟软件模拟沪深股市交易盘进行对赌诈骗,投资者的交易指令并未真正通过证券经营机构进入沪深交易所,配资公司也并未将客户资金真实用于股票投资,而是进入个人账户后转走或提现,据为己有。

(五)失联跑路风险。一旦配资公司倒闭、老板卷款跑路、被监管部门、司法机关立案调查,投资者也将面临无法交易、无法出金,甚至血本无归的风险。

提醒广大投资者:

场外配资活动杠杆高、风险大,多有不实宣传,请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场外配资,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高风险的场外配资与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力明显不匹配,投资者应当牢记前些年场外配资造成股民惨重损失的教训,对形形色色的宣传保持清醒,坚持余钱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如确有融资需求,可通过合法的证券经营机构进行融资融券交易。

请广大投资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场外配资,以免遭受财产损失。如因参与场外配资被诈骗,请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如发现本辖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为场外配资活动提供任何便利,可向中国证监会或当地证监局进行举报。